- 嫡
-
díㄉ〡ˊ〔《廣韻》都歷切, 入錫, 端。 〕〔《廣韻》陟格切, 入陌, 知。 〕1.正妻。《詩‧召南‧江有汜序》: “勤而無怨, 嫡能悔過也。”陸德明 釋文: “嫡……正夫人也。”孔穎達 疏: “嫡, 謂妻也。”《醒世恒言‧隋煬帝逸游召譴》: “前代帝王, 骨肉分爭, 皆因嫡庶相猜相忌, 致有禍胎。”清 王應奎 《柳南隨筆》卷一: “蓋庶出之子, 雖年長於嫡出, 而不得為嗣子。”2.嫡子。《左傳‧桓公十八年》: “並后、匹嫡、兩政、耦國, 亂之本也。”《公羊傳‧昭公五年》: “ 秦 者, 夷也。 匿嫡之名也。”何休 注: “嫡子生, 不以名令于四竟, 擇勇猛者而立之。”唐 韓愈 《與袁相公書》: “家故饒財, 身居長嫡, 悉推與諸弟。”3.指血統親近者。 參見“ <<嫡親>> ”、“ <<嫡堂>> ”。4.正宗, 正統。 參見“ <<嫡傳>> ”、“ <<嫡派>> ”。
Ханьюй Да Цыдянь. 1975—1993.